2019年12月8日下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112室,北京大学环境风洞科研建设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研讨会主要围绕环境风洞实验室建设历史,当前人员配置、团队建设、设备购买等难题,以及未来实验室建设展望进行了讨论。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有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阵海(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文虎(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院研究员沈礼敏(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研究员黄顺祥(十九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科技财务司科技处处长刘海波、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李人杰、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北京大学设备试验部主任张宇波等人,另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陈凯博士、国家住建部高级工程师陈玮、北京市环境保护研究院钟连红高级工程师等人均有发言。会议主持人是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风洞实验室主任林官明高级工程师。
研讨会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率先发言。他表示,环境风洞在过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未来也不可或缺,随着学校整体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和昌平校区的搬迁,学院需要修建一个新的环境风洞,同时也非常希望本次研讨会上大家能够积极发言,为新环境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建言献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阵海院士表示,他最近出差到江苏徐州,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地的落实。徐州有青山绿水,但是污染很重,同时现在全国很多城市也面临着雾霾等问题。他希望风洞实验室建设出来之后,可以充分发挥作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解决实际中的重要问题。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文虎教授表示,北大的风洞建设经历了从0号风洞、1号风洞再到2号风洞的过程,建设环境艰苦卓绝,科研工作者们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当前,老的实验室都已经拆除,新的环境风洞实验室即将在昌平校区规划建立,希望将经费中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进行充分的调研、规划,让新的环境风洞实验室能够满足科研人员的实验需求。另外,环境风洞实验室要和国家的需求密切结合起来,主动探索实验室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承担的责任,要自己去探索。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院沈礼敏少将则认为,问题的难处不在于建设风洞,而在于配套设备和人才。当前实验类型多种多样,实验需求日益增大,要能够将风洞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就必须要在风洞实验室立项之时就考虑其相应的设备问题。而且,除了要保证风洞实验室的配套设施之外,还要做好基础研究,创新技术,学习国际前沿的顶尖技术。
林官明介绍了北大0号风洞、1号风洞和2号环境风洞的建设过程,以及这些实验室曾经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环境风洞实验室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具体应用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在基础理论领域帮助科研人员深入分析现象机理,又可以在应用研究领域帮助解决国家和社会问题,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但是,从2号环境风洞实验室拆除至今,3号风洞实验室迟迟未建,在技术传承、团队配置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之后,北京大学实验设备部主任张宇波、生态环境部科技财务司科技处处长刘海波、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李人杰均对环境风洞实验室的建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从财务调动、人员配置、项目研发等方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十分钟的茶歇,研讨会进入第二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陈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研究员黄顺祥、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环境风洞实验室工程师田文鑫、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钟连红、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林荣生等人均认为,在建设环境风洞实验室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增添北大特色,比如增添风浪槽、研究中国问题,或者是考虑增加航空测试功能,以便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共同使用。作为参与过以往环境风洞建设的科研人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赵汝敖、原环境中心环境学院办公室主任庞岩、林荣生等人认为,根据以往建设风洞的经验,首要是争取领导的支持。建设实验室需要很大的投资,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同设备诸如机械、电子设备等需要不同的人把关,还需要解决实验室队伍问题。只有彻底解决了人员配置的问题,环境风洞实验室建设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才可以推动项目的落地实施。因此,争取领导的同意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也认为,需要成立专门的团队,或者筹备设立工作小组,将历史资料、文档整理归档,同时也可以开始进行项目的安全评价、风险分析、效益分析等方面的评估,多管齐下,提高效率。
研讨会由叶文虎教授作总结。他指出,班子的成立对2号风洞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团队,解决人员组成的问题。编制或者合同制都没关系,一定要抓住时机将风洞尽快建设完工。而且,要找领导,争取领导的支持。最后,做人做事一定要有精神,不要将个人利益掺杂进去。
研讨会在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