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环境化学学科支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全国大气环境化学与环境分析化学学科战略研讨会”在四川阆中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进才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刘文清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汪华林院士、暨南大学刘绍臣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化学四处处长庄乾坤教授,南充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家亮同志,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元君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涛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铮教授,以及来自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会议围绕“大气自由基和活性中间体测量技术、大气传统和新污染物的去除和资源化技术、大气污染物的毒性和健康效应、污染物的跨介质迁移转化机制、大气氧化性调控原理及AI在上述研究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展望了环境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与未来趋势。
会上,张远航院士从当前形势与科技需求、环境问题间内在关联、研究思路与瓶颈难题等方面阐述了“大气氧化性与大气环境系统治理”的重要议题,建议未来大气环境化学领域聚焦大气氧化性理论及多污染物跨圈层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赵进才院士指出环境化学虽为传统学科,但在顶尖人才培养上正进行重大布局,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他鼓励大家加强交流,共同推动环境化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刘文清院士指出环境分析领域过去较多聚焦于尖端质谱测量手段研发,建议关注精密光学测量技术研发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汪华林院士提出通过环境逆氧化化学过程实现从碳氢氧到碳氢能量循环的碳中和路径,提出了催化加氢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刘绍臣院士阐述了向平流层注入硫酸盐气溶胶实现降温的地球工程思考,提出了前瞻性开展平流层大气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性。庄乾坤处长指出年轻人存在科研同质化问题,强调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效应和控制等方面应有机结合,避免孤立与分散,建议开展覆盖“测量-效应-控制”的贯通式研究。
与会专家开展了热烈讨论,在二十多个专题报告的基础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吉平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陆克定教授分别总结了环境分析化学和大气环境化学的学科内涵与未来发展思考,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与会专家在突破研究同质化问题方面,共同提出了“关注学科交叉,与国家需求深度融合;关注真实环境,关注实践应用,做顶天立地的环化人”的发展思路。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陆克定教授担任主席,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杨秀培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龚正君教授担任共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