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政策”研讨会于3月17至18日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CESE)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柏林自由大学(FUB)的9名师生以及大约70名专家学者,包括各种智库、非营利组织的代表以及京内外大学生。
中国和德国为推进2030年议程和就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达成协议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合作与研究合作的重要参考框架。两国都在减少煤炭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以及应对可持续性转型挑战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学术界和从业者提供了有关各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的见解,包括能源转型、绿色转型管理、城市化和气候政策。
第一天会议由来自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的代表作报告,分为以下四个专题:
· 德国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视角。
· 德国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视角
· 绿色转型管理
· 气候政策
图一:会议报告人员
在CESE张世秋教授致欢迎辞后,由FUB的Berthold Kuhn教授做了题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Germany and China: Diffusion of concepts, from global to national discourses”的报告,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理论观点,以及中德对SDGs的承诺与发展战略。德国将其最新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SDGs相结合,但是国家层面的实施还面临着一系列政治挑战。
随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的杨富强主任做了题为“Co-Benefits of Energy Transition in China”的报告。他主要从中国的能源转型、中国煤炭上限和中国石油上限展开,着重介绍了中国政府对能源转型的目标,并指出未来能源转型趋势,煤炭消费上限已经在2013年出现,而石油消费将在2020-2022达峰。
FUB的Sabrina Habich-Sobiegalla做了题为“Challenges of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transition – The Case of Gansu Province ”的报告。她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领头者。然后介绍了甘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挑战以及中央政府对其的解决措施。最后总结道,地方政府试图实现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可持续能源转型需要各省之间的合作机制和更好的能源政策协调。目前政策试点的“矫枉过正”让地方政府忙于解决问题。
能源研究所姜克隽研究员从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出发,为来宾详细介绍了将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假设和核心变量,并根据国际国内的实情和团队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中国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应作出的政策目标和贡献。
图二:会议现场
FUB学者Daniel Häfner介绍了他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What comes after coal in mining regions: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Lusatia”。他认为,在目前德国无核化的进程中,下一个主要挑战便是煤炭退出。从地方层面看,气候变化还不是主要矛盾,区域发展才是题中之义。因此,如何设计经济和能源转型之路将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
FUB的博士候选人Xinyi Lin做了题为“Strategie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GOs in Engaging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的报告。她首先回顾了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IENGOs)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随后着重阐释了IENGOs是如何融入中国的环境治理及其原因。她认为,目前大多数的IENGOs更倾向于通过insider strategy模式,即借助其政策游说能力来影响环境治理进程。
图三:会议现场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彬彬博士做了题为“Measurement of Public Awarenes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ow-Carbon Behavior Choice in China”的报告。她调研了中国境内的18-70岁居民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主要从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谁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应该做什么来应对气候变化这三个方面介绍调研结果。最后她总结道,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有很高的认识,关心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
FUB的Genia Kostka教授做了题为“The microfoundations of pollution in China: What makes for good or bad neighbours?”的报告,重点阐述了以下两个问题:中国的接壤地区在自然环境的管理上相互配合的条件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了诸如污染溢出之类的交织冲突?Genia Kostka教授通过结合经验和理论思考,建立了中国跨辖区环境关系的分析框架,来进一步解释这些问题。
FUB的Anna-Lena Guske做了题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grating the Social Dimension into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的报告,介绍了将社会层面纳入环境政策制定的挑战与机遇,她提出现状通常产生负面的分配影响,并介绍了分析分配影响的方法,认为制定环境政策时可以设定货币奖励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排放风险和健康收益方面的不平等,还可以减少收入和就业方面的不平等。
最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瀚程研究员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的背景讲起,阐述了气候变化政策在其中的位置及应考虑的关键变量,随后,沿着能源-环境-经济综合分析的框架,介绍了IMED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健康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分析”作为案例,具体介绍了IMED模型的实际应用。
图四: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第二天,双方探讨了两所大学、智库和国际合作机构未来的交流与研究合作机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展示了他们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经过多次商讨,双方认为未来可以围绕“从治理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过程”、“可再生能源转型战略”和“正义转型”等主题开展合作研究。国际关系学院表示有意向主办与可持续发展议题有关的跨学科国际会议,包括侧重于国际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贡献。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作为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战略同盟的年度重要活动之一,为4月份在柏林举办的春季校园会议提供了前期准备,也增进了双方研究人员相互了解,为在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责编:戴瀚程,刘晓瑞,陆潘涛,郭超艺,李博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