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上午9点,第五届北京大学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环境大楼拉开序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孝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唐孝炎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张远航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部长禹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卉,聚光科技董事长叶华俊,以及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封绪水,与来自全国2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获奖同学一同参加典礼。典礼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孝炎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温东辉教授主持。
典礼伊始,温东辉教授宣布第五届唐孝炎环境创新奖学金颁奖典礼开始并介绍到场嘉宾。
唐孝炎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温东辉主持会议
接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教授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院今年在环境学科领域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他指出,这些成果说到底都要归功于“创新”,“实践没有止境,创新没有止境”,并勉励同学们将创新的思想渗透于自己的研究中,为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致辞
中国工程院张远航院士首先对获奖的同学表示祝贺,并肯定了各位同学的出色科研工作。接着张院士以大气复合污染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重要成果的典型案例及其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环境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要解决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核心在于追求创新。他指出高校是先进理念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研究生和本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群体,鼓励同学们致力于开展创新性研究。最后张院士指出组委会对特等奖的评选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主要不是看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更注重的是看针对拟研究关键问题所采取的新思路、建立的新方法和由此而产出的新成效,基于上述考虑,2019年特等奖授予了“仿海葵纳米絮凝剂”的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致辞
随后,进入颁奖环节。出席嘉宾和捐资方代表共同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证书。
特等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刘金炜同学代表所有获奖学生表达了对唐孝炎院士、奖学金评审老师、基金管理委员会和捐资方的衷心感谢,同时分享了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她谈到,做科研要脚踏实地,也要敢于定高的目标;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知识,积极拓展思路,进行思维交叉,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抵得住诱惑,坚持一个方向深入、持久地做下去,才能做出成果、做出新意。
唐孝炎院士为特等奖获得者颁奖
学生代表刘金炜发言
捐资方代表、聚光科技董事长叶华俊向奖学金获得者表示了祝贺,同时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环保行业这一朝阳产业中。在环境保护的科研与实践中,环境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监测仪器市场带来了机遇。作为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研发的国内优秀企业,聚光科技一直坚持产学研创新,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他强调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希望同学们能都为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力量。
聚光科技董事长叶华俊先生致辞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部长禹洁发言时谈到唐孝炎奖学金的设立是非常有远见的,称赞奖学金评选主要以创新能力为评判准则,并且表示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会更好的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为学院的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禹洁老师发言
之后的交流环节,在座的获奖学生依次分享了自己参加本次颁奖典礼的感悟。同学们均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意识到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作为环境科研领域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一定要向唐孝炎奶奶学习,将青春挥洒在环境战场上,为祖国的环境事业不懈奋斗,早日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
在场同学互动交流
最后,由唐孝炎院士进行总结发言。在发言中她再次强调奖学金设立的宗旨是鼓励创新。她指出,不论同学们创新程度如何,但只要开了“创新”的头,开始走上创新之路,便会大有前途。唐老师感叹:作为一个参与和见证中国环境学科成长的前辈,切身体会到历届学子向环境科研工作中不断注入新的东西。但是她认为我们离真正的创新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后起之秀的力量。最后唐老师鼓励大家:虽然目前困难很多,但创新之路是一定要走的,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等待着大家的好消息。同学们深受鼓舞,会场响起阵阵掌声。
唐孝炎院士进行总结发言
颁奖典礼在热烈而又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参会师生合影留念。获奖学生纷纷上台与唐孝炎院士合影留念,并表示要将照片长久保存,以勉励自己在环境科研道路上更加奋发努力。
参会师生合影
获奖学生上台与唐孝炎院士合影